为什么新教徒改信天主教?
有一位在华盛顿智库工作的基督徒说, 在DC, 你如果说自己是福音派的话, 很不幸,别人会将你与川粉、阴谋论者划上等号。“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许多知名的福音派人士在2016年大选为川普站台,结果坏了整个福音派的名声。
“我来自一个忠心信实、充满爱的改革宗长老会家庭。”
哲学家彼得·克雷夫特(Peter Kreeft)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始的。 他从小在改革宗福音派的圈子里长大,后来却改信了天主教。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美。
十来岁的时候,彼得和父亲去纽约,看到气势恢宏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不禁为之倾倒。
“天主教的教义是错的,对吧?”他问任教会长老的父亲。
“是的,儿子,是的。”
“那为什么他们的教堂如此美?”
父亲居然无言以对。小彼得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样。他转头看硕大的教堂,灰色典雅的巨石,仿佛是凝固的讲章。人可以和思想辩个高下, 可是你无法与美辩论。
多年以后, 彼得·克雷夫特这样写道:
美是最能够吸引人的,因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抵挡真理、良善——通过狡辩、无视、甚至就是顽固不化地坚持到底。
但没有人能抵挡美。
真理来到你的门口,带着她的资格证书(辩论)来敲门。良善要你行公义好怜悯,但是她不会破门而入,只是在你门外等着你自己打开心门。
但是美, 美像泉水一样漫进你的心门、裂缝,你无法抵挡。
最近,卡尔·楚门在播客上谈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福音派基督徒会改信天主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要看到有大批的天主教信徒改信新教。对谈的Todd 牧师说,他自己的教会大约有1/4到1/3 的人曾是天主教徒,后来改信改革宗。嘉宾Chris Castald肯定了他的说法。
2009年皮尤调查显示,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曾是天主教徒,其中一半转向新教。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成为福音派基督徒。这意味着有一千来万的曾在主日上唱《圣母颂》的信众,现在颂唱的是《奇异恩典》。
然而,如果你的圈子是比较学术的,比如卡尔·楚门的圈子,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不是精英主义,但的确,许多转向罗马的福音派基督徒是冲着天主教会强大的智识传统而去的。
播客邀请的嘉宾克里斯·卡斯塔尔多(Chris Castaldo)去年出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名字就叫做《为什么新教徒徒改信天主教?》,里面提到三个原因:心理因素,神学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以心理因素举例, 有以下一些例子。
新教教会教导肤浅,空有其表而无其实,让信徒感到深深的不满。他们不想做浮萍,想深深地扎根,想找到有历史传承的教会。
针对许多教会隐隐约约的反智主义,追求智识的新教徒想找到一个更能接受自己的圈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知名度很高的学者级基督徒改信天主教后,因为他们本身的知名度,改信这件事会闹的沸沸扬扬,众人皆知。
福音派与政治的联系太过密切,让许多人反感。有一位在华盛顿智库工作的基督徒说, 在DC, 你如果说自己是福音派的话, 很不幸,别人会将你与川粉、阴谋论者划上等号。“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许多知名的福音派人士在2016年大选为川普站台,结果坏了整个福音派的名声。 但天主教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话说回来,同样是彼得·克雷夫特,在一次采访中说,天主教神父的讲道普遍都很差, 但是他自己教区的神父例外,这位神父讲道讲的特别好。 因为——注意了哈——这位神父原来也是福音派的!我禁不住猜想,神父讲道水平普遍的差,是不是让许多天主教徒转向注重讲道的新教的一个原因呢?
克里斯·卡斯塔尔多的这本书话题很有意思, 他本人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作为曾经的天主教徒, 是什么让他成为新教徒呢?是加尔文的作品。加尔文,路德这些改教家在他们的写作中大量引用早期教父的思想,只不过五百年后,大多数新教徒只记得改教家,而忘了这些改教家主张的改革是要回到早期教会的教导,忘了我们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
最后,卡尔·楚门批评了有些福音派教会,包括某些巨型教会,多年以来一直称天主教会为邪教,巴比伦的大淫妇,这是不对的。 他说,
我们(新教)对于权威, 称义,还有许多问题的看法与天主教会不一样。 但是,天主教会是基督徒传统的一支,他们不是邪教。在他们的核心,是同样的圣经和基督教思想。可惜的是,一层又一层传统厚厚地把这个核心包裹起来,以至于福音的教导不是那么清晰。
说到底,不管是天主教徒、东正教徒,还是新教徒, 其实我们在和其他信徒交流的时候, 唯一需要了解的,他们真的认识耶稣基督吗?这也是我们每天都在问自己的问题:我真的认识耶稣吗?